close

告別娑婆~內容介紹

http://www.wretch.cc/blog/eugeneyeh/2166767



宇宙從哪兒來的?目的何在?我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會在這裡?我要往哪裡去?我該怎麼活在這個世界裡?當你讀完本書,會有一種「千年暗室,一燈即亮」的領悟。

全書以睿智而風趣的對話談當今世局、原子彈爆炸,一直說到真愛、疾病、電視新聞、性問題與股價指數等等,讓我們對複雜詭異的人生百態,頓時生出「原來如此」的會心一笑。它說的雖全是真理,讀起來卻像讀小說一樣精彩有趣,難怪一問世便成了西方出版界的新寵。

緣起小故事

如果有一天,你靜靜地坐在家裡,眼前突然冒出一對神秘的男女,自稱為高靈上師,要啟示給你人間的真相,還要傳給你最上乘的寬恕法門,你會向警察報案?還是向心理醫師求助?還是一頭撞牆,想把自己敲醒?

當這兩位上師於1992年現身於葛瑞客廳時,葛瑞選擇了「聆聽」,也毫不客氣地提出許多尖銳的反問。十年之間,十七次的訪談,匯集成了這一部《告別娑婆》。

這位僅具高中學歷的股票交易員,在這兩位上師的鼓勵下,將訪談的記錄編纂成書,並遵循上師的指示,找上一位從事新聞及評論的奇蹟課程學員米勒先生。米勒是一位理路清晰、思想獨立的評論家,一聽是通靈著作就倒了胃口;再聽到這本書超過五百頁,更是犯了出版界的大忌,數度回絕葛瑞的要求。

米勒的回拒出乎葛瑞意料之外,上師的指示竟然害他碰了一鼻子的灰,他在無計可施之下,決定以付費的方式請米勒寫書評,米勒以職業的心態接下這份工作。沒想到一讀之下,竟然欲罷不能。他驚訝地發現,此書直搗《奇蹟課程》既抽象又深奧的核心觀念,卻能不失風趣,且與現實生活絲絲相扣。書中的訊息如此斬釘截鐵,完全沒有通靈書籍故弄玄虛以及新時代膚淺的樂觀。

米勒曾以新聞工作者的專業素養,遍訪《奇蹟課程》的領導人物以及草根團體,寫出一本描述奇蹟課程的興起與發展的報導文學;但也看盡了奇蹟團體間光怪陸離的現象,開始對所謂的新時代或靈性團體感到心煩意倦,而逐漸引退。直到他一頁一頁讀進葛瑞的手稿,才豁然開朗:「原來《奇蹟課程》真正要講的是這個,我怎麼會忘了!」

米勒為了出版自己的書籍,設立了他的一人出版社Fearless。他知道,即使內容精彩如是的書,腦筋正常的出版社是不可能不加以刪減或濃縮的,當他決定為葛瑞出版《告別娑婆》時,還自嘲地說:「我真該去看心理醫師了,我這連《奇蹟課程》的神秘聲音都不相信的人,竟然會出版這本通靈書籍!」

更何況他這名不見經傳的出版社,根本擠不進連鎖書商的行銷網內。他只在少數的奇蹟團體通訊中打個小廣告,就這樣,憑著讀者的相互推薦,不厭其煩地透過網路訂購,竟然銷售直線上升,每隔數月就得再版一次。一年多的光景,銷售量竟然高達25,000本。

如雪片飛來的訂單,打亂了米勒的正規工作,正當他感到進退兩難時,美國出版心靈書籍方面最有權威的Hay House已經風聞此書,立刻高價向Fearless收購版權。米勒深知他的小公司養不了這條大魚,立刻同意轉讓,好回歸他清靜的寫作生涯。

Hay House獲取版權之後,立刻大張旗鼓地經由書局網絡重新推出,新聞媒體也開始訪問葛瑞,銷售量與日俱增,一年高達十萬冊。根據Hay House的總裁表示,這類超越時空性的心靈書籍,不會只熱門一時,會持續看好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由於此書的風趣對話形式,即使從未接觸過奇蹟課程的西方讀者,一樣深受啟發,才會造成轟動,《奇蹟課程》譯者若水在作者葛瑞的盛情邀請下,將此書睿智風趣的內涵翻譯得傳神透意,在國際爭相翻譯的熱潮中,中文版成為「告別娑婆」第一部外語譯文,也可說是華文讀者的宿緣深厚了。

《告別娑婆》相關簡介:http://www.accim.org/starinstruction/farewell/index_01.html

《告別娑婆》討論區:
http://accim.org/a/modules/newbb/viewforum.php?forum=12

精采書摘

第一章 阿頓與白莎的出現

你會從我們的訪談裡重新認出自己的真實面目……徹底明瞭你和他人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做出這類事情,為什麼娑婆世界不斷重複同樣的生存模式,為什麼人們會生病……你也會瞭解世上的災難、罪行、戰爭及恐怖份子的真正起因,以及真正能夠解決這些問題的唯一辦法,還有該如何應用於生活當中。

第二章 地下份子J(耶蘇)

《古老的謎題》

你可記得一個古老的謎題:森林裡的一棵樹倒下時,若沒有人在那兒聽,它依舊會發出聲音嗎?…

…互動需要二元,…鏡子的對面如果沒有一個形象扮演觀者的角色,鏡子就顯示不出任何東西…

有些量子物理學家已經明白了「二元的存在」只是一個迷思(myth),如果二元存在之境根本是個迷思的話,那麼,根本就沒有樹,也沒有這個宇宙了,除非有你在那兒知它、覺它,否則宇宙等於不存在。

按照這個邏輯推論下去,宇宙若不存在,那麼你也不存在了,如要維繫存在的幻相,你必須把那個一體做一些表面的分割,這正是你們人類一直在進行的伎倆,說穿了,它純粹是一套花招而已。

一體論在現代並不是什麼新奇的觀念,只是很少人追問下去:我究竟跟什麼玩意兒一體?

《一切都是心靈惹的禍?》

你不在這兒,你根本就不存在,只是心靈投射出來的二元磁波,顯示成某種物質存在,才好跟人溝通,就像未來的那一種虛擬實境的影片(virtual reality),每一個情節,經由觸覺,帶給你身臨其境的真實感。

我說的不是你自以為是的那個小小心智,我指的是超越時間、空間與形體的那整個心靈,整個娑婆世界以及世上每一個形體都是由此心靈營造出來的。問題是,為什麼?

《被掩蓋的歷史》

別笨到這種地步,以為你們很知道自己的歷史,其實,你們所知道的,只是極小而且相當扭曲的一部分。

…人類在地球上的存在,遠遠早於你們科學家願意承認的年代,即使證據確鑿,科學家也不敢公佈這類資訊,唯恐有損他們的職業聲譽。他們的研究若不符合當代的科學「典範」(paradigm),就申請不到研究經費;沒有錢,一切研究計畫只好停擺了。

也別寄望你們的政府以及接受企業資助的高等學府會在不久的將來向你們透露真相。事實上,人類這種生命形式的存在,已經在地球上開創過也毀滅過許多高度科技文明了。開創文明,再毀滅文明,這一模式在地球上已經重演過好多次,你們只是渾然不覺而已。傳說中的亞特蘭底斯(Atlantis)不過是其中一例而已。你們一直在重複同樣的模式。

第七章 寬恕法則

寬恕的第一個要素是:你在夢中,而且你是作夢之人
是你造出這些角色來為你演出這場戲的

白莎:我五十歲那年,在那名校任教了十八年,我把一位功課不好的學生給當了。這男孩心理有問題,因為怕受到父母責怪,到我辦公室來威脅我說,我若不改他的成績,他會向外宣稱我用成績來要脅與他發生性關係;我若把他當了,他會告訴所有的人,那是因為他拒絕與我發生性關係的緣故。

雖然我手中擁有他的作業與試卷,一切有憑有據,當我拒絕擅改他的成績時,這位很會裝模作樣的病態學生還是訴諸大眾媒體去了。他輕易地找到一位急著想要立功升等的記者與他聯手;不久,其他媒體也轉載了這篇報導;更慘的是,還有兩位功課不好的學生也出面附和,一位還是女的。

聲譽口碑與報考人數乃是名校最關切的兩件事,儘管我是無辜的,又已擁有終身職,他們還是找到了法律漏洞,將我革職,毀了我的教書生涯。

我簡直無法相信這一事實,為此沮喪了好一陣子,感到全校的師生都背叛了我,沒有人在意事情的真相。幾十年的研究成果毀於一旦,沒有犯下一個錯,我的事業就
無疾而終了……。

還好,在我堅忍不屈的努力下,我還是找到一個差強人意的工作;一直到我退休,我還能為自己的貢獻而感到不虛此生。可想而知,那位男學生以及那群人對我做的事情,成了我最後一世最關鍵的「寬恕」考試,因我好不容易建立的生涯,全毀在他們的手裡。

可慶幸的,這事發生時,我對《奇蹟課程》已經有相當深的認識了,因此,我的沮喪並沒有延續太久,這是《奇蹟課程》最棒的地方。即使受到那麼大的譭謗,讓你痛不欲生,只要你有寬恕的意願,那個痛苦便無法在你身邊逗留太久。光憑這一點,就值得你去操練這部課程了。

……當時的厄運可說是前仆後繼地臨頭,等著我的寬恕,而我終於也能一件一件地寬恕了。

看到了嗎?我慢慢已能習慣性地「記住」這只是我的夢境,夢中的角色只是應我這觀眾要求而演出的。

第九章 瀕「活」經驗

《神秘經驗》

某些神秘經驗確實帶給我極大的喜悅,……那不過表示我的心靈已經得到寬恕,因為我已經寬恕了世界。

我如今已然明白,這些神秘經驗全是些象徵而已。我也很清楚,要檢測一個人靈修生活的進步與否,絕不是憑著所謂的「神秘經驗」。反之,每個人都該誠實地自問:我選擇這一靈修途徑之後,是否愈來愈有愛心?心境也愈來愈平和?愈來愈容易寬恕?我是否甘心為自己的遭遇負責?我真的看出批判是如此愚昧的事嗎?答案如果都是正面的,他的靈修途徑才算是有效而且有益的。

《尊重別人的感覺及信念》

小我很知道如何「請君入甕」,我們很容易被捲進人間悲劇的漩渦裡。雖然你必須寬恕,但面對這類處境,你該注意幾件事情。首先,即使你決心把它看成一場虛幻的夢,並不表示你不該同情在夢中受苦的人。……失去親人的人,必須經歷一段傷痛期,你永遠都應尊重別人的感覺及信念。

顯然,那位炸彈客若學過寬恕,而不是一味地學仇恨的話,那一場悲劇根本不會發生。若有人告訴你,寬恕在現實人生中並非那麼實際,不要相信這種說法,它影響之大足以左右整個世界。

《真愛》

阿頓:在我最後的一世遇到白莎時,已經六十多歲了……我們彼此相愛甚深,卻不要求對方履行愛的特殊責任,也不為對方犧牲,讓彼此活出自己的樣子。世界不只把苦與樂混為一談,也把犧牲與愛搞混了;犧牲說白了,不就是自找苦吃嗎?你難道希望自己所愛的人受苦?

白莎和我相當幸運,在相遇時已經明白了這一道理,我們不要求對方履行愛的特殊責任,我們讓彼此活出自己的樣子,我們能夠一無所求、自由自在地愛著對方。

白莎先我而去,不等我就羽化登仙了……她留給我的功課,就是瞭解她捨棄身體並不表示離我而去,我確實感到她的臨在。在最後幾年,我好幾次感到她就在身邊,當我想評論某事時,好似聽到她說「別判斷啦」,就像生前那樣。

我是經過多年修練「真寬恕」,才有那一生的結果的。因此,在此謙虛地給你一個忠告,當你面對世間的關係時,不論屬於「特殊之愛」或「特殊之恨」,你就別再擔心對方是否愛你,你只管去愛他們就成了。他們怎麼想你,一點都不重要,你只需活出那愛,就那麼簡單。結果呢?愛會成為你對自己的感覺。

第十章 治療疾病

《歷史小故事》

一八六三年……有位終身為疾病所苦的女人……她就是後來受人敬重的瑪麗貝克艾迪(Mary Baker Eddy)。瑪麗的脊椎患有痼疾,一生都在病痛之中,她由心靈界的圈子裡聽說波特蘭有一位名叫昆比(Phineas Quimby)的人。

這人可說是心靈工作的先驅,聰明絕頂,卻不太為人所知,昆比的方法乃是結合了「追問問題」及「催眠術」兩種技術,跟後來佛洛伊德及他的伙伴布勞爾(Josef Breuer)所使用的「心理釋放」的方法大同小異。佛洛伊德後來自立門戶,發明了「自由聯想」的技術,成了「心理分析學派」的祖師。

昆比改變了瑪麗對自己疾病的看法,她慢慢看清了一個事實:所有的疾病都是心病,與身體無關。不幸的是,那時昆比已到了他生命的尾聲,不久便離開了人世,瑪麗又掉回了舊有的心態與習性。但種子已經種下了,日後她成了「基督教信仰療法」(Christian Science)的創立者。

《與個人無關》

疾病跟你個人無關,它不是衝著你而來的。你大概很難接受這種說法,疾病不是你在這一層次形成的,為此,人們不該為自己的疾病而難過,你不是在這一生命層次選擇癌症的,正如嬰兒也不是在這一層次選擇殘疾的。疾病是你的心靈在更廣大的層次所作的決定,只是以「註定」的形式呈現於這一生而已。你有能力找回這種選擇的力量,它足以左右你的感受,有時真能減輕痛苦,甚至超越了痛苦。

《雙管齊下》

要你懷著「正念」,並非要你拋棄所有藥物,或者拒絕看醫生或治療師。這是「基督教信仰療法」所犯的通病,他們把原本屬於心理上的「念力修持」僵化為一套「行為規範」了……如果服用某些藥物能讓你舒服一點,那是因為你的潛意識覺得可以接受……對於絕大多數的人,包括你在內,可能更適合雙管齊下的方式,在「正念療法」之外,配合一些「怪力亂神的療法」,不論它用的是傳統藥物或是另類療法;如此,心靈才可能接受康復,而不至於害怕它會引發另一種意想不到的治癒。

第十一章 時間概說

《揮戟尊者》

寫出莎士比亞作品的執筆人是一位伯爵,代表他家族的徽章上面有個揮著矛戟的雄獅。宮廷裡的人為了表示對他家族的尊敬,常舉杯致敬說「揮戟尊者」(Your countenance shakes a spear)。

當時手攬大權的伊莉莎白女王一世……禁止伯爵在他的作品上署名,因為舞台劇在當時高級社交圈是不入流的…有辱皇室的品味。

莎士比亞,也就是牛津第十七代伯爵愛德華(Edward de Vere)……後來遇到一位演員,竟然叫做 William Shakspeare,他覺得這個巧合簡直太妙了, 他在宮中被尊為Shakes a spear尊者,而劇場裡真有一個名叫威廉、姓Shakspeare之人。於是愛德華跟這個威廉做了一個協定,借用他的名字去署名。演出時,還請這位演員扮演作者的角色,藉此暗暗透露自己和這劇本的關係。兩人配合得天衣無縫,只是那位莎士比亞在世時並沒有獲得多大的報酬。他一去世,所有的劇本立刻被人印成總集而流傳出去了。

「奇蹟」讀者大概都已注意到了,《奇蹟課程》的文筆就像莎士比亞的作品一般美妙,所以我們戲稱 J兄為 Shakes a spear 尊者 。

第十二章 電視新聞

《失控》

新聞最能讓我們不自覺地把別人看成壞人或罪犯,不論他是恐怖份子或某個政客,或是他們存心諉罪的對象或罪犯、執法官,乃至於新聞媒體為我們揪出的「壞人」;因為慫恿我們把內疚投射到某些人身上,會有利於某些事業或提高他們的政治身價。連某些電視脫口秀的遊戲規則,也彷彿在比賽著「誰能讓別人出醜」的花樣;新聞也是如此,愈能聳人聽聞、激起恐慌的,收視率就愈高,這一切存心是要讓我們的「心」失控。

第十三章 真祈禱與富裕

《不可能失落的終極資源》

匱乏的問題只是分裂之念的象徵,只因你把信心全放到不可信賴之物上,問題才嚴重起來。你若認為自己的資源都是來自世間的某物,比如事業、工作或是特殊才能,那麼外界一有變動(世界保證是變化無常的),你就落難了。你那虛幻的資源隨時都有失落的可能。

除非你的終極資源是不可能變化,也不可能失落的,那麼,你才算是把信心放對了地方……你的終極資源若是源源不絕的,那麼一個工具壞了,很快會有另一個工具前來遞補,它會很自然地透過「靈光一現」的方式出現的。這是最好的安心法門,因為你知道你絕不可能失落那個終極資源的。

你可知道,靈感的原文inspiration 的字根就是 in spirit;你一與靈性結合,答案自然出現。

第十四章 比性更美妙

虛幻的娑婆世界本來就是「積壓」和「釋放」的場所,典型的二元現象,這在所謂的自然界中屢見不鮮,連你們的音樂也處處流露出這兩種張力。當人們還沒準備好,就強迫他們放棄某種行為,是有違自然的。

要人們壓抑潛意識中早已預設的欲望,等於是要鳥兒別飛!

說穿了,「性」不過是一連串虛妄的聯想及取代作用而已。本來單純得很,卻因為壓抑與投射,而變得撲朔迷離。……不論是什麼部位激起人的性慾,一概可以推溯到童年某種聯想存留在潛意識中的記憶;而這種聯想,會逐漸發展為某種特殊的性需求。

第十五章 展望未來

《預言》

末世的預言比你們的山河大地還要古老……我們那時代的人,對〈但以理書〉的預言也有自己特定的詮釋,就像今日的基督徒對〈啟示錄〉有自己的解說,新時代的哥兒姐兒們也有自己一套「地殼大變動」的觀點。說穿了,都是同一個恐懼心理在背後作祟而已。

小我是編寫驚悚劇的能手。

下一世紀當然還會有地震、海嘯、龍捲風這類災難,旦夕之間奪走成千上萬的人命,把全世界嚇個半死。

另外,將從歐洲開始,在三十年內,氫氣引擎以及混合式的引擎汽車將會成為主流交通工具,但在美國,要等到你們的大財閥賺飽了汽油錢以後,才會慢慢跟上。道瓊工業股票指數,在五十年內會達到……

恐怖份子真的會在大城市裡引爆核彈嗎?

人類會登上火星,而且會有驚人的考古發現……

下一個世紀,可說有好有壞,但永遠都脫離不了二元的現象。世界依舊分為「一無所有的」與「享有一切的」兩種人……

最好的應對辦法仍是:不論外界發生什麼大事,你都能學會寬恕。這是讓你由整個夢魘脫身的唯一真正出路……

第十七章 告別娑婆

……這本書將來會流傳得更廣,帶領更多的人邁上正道,書名叫做《告別娑婆》(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Universe)。

☆ 資料來源:誠品網路書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陳專員097327689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