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這一個月裡,我總想像自己會在文章的末尾寫下「身為一個台灣人,我以《賽德克巴萊》為榮!」但在這當下,我真正想問的是:該往哪去,才能重回他們失去的家園?要盼多久,才能聽見那快凋零的語言?要等到哪一天,才能重新記起他們曾有的驕傲?
來吧!這次讓我從《風之谷》
說起。在原作漫畫裡有個轉折,是人類在戰爭中投入了生化兵器,結果引起腐海的大暴走,世界各地的王蟲於是紛紛向戰場奔來,準備以身體化作森林、平息腐海的
怒氣。娜烏西卡著急不已,但她隨即發現:王蟲們的眼睛一顆顆都湛藍如鏡,這意謂著祂們內心是平靜的。她有點懂了,繼而感動,甚至打算陪祂們赴死……
但王蟲阻止她了。祂們讓她明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使命,為天道而死是從容也是解脫,但為了看清終局而活下去,是更痛更困難的、卻也是必須的。王蟲犧牲自己以求大地的圓滿輪迴,而娜烏西卡應該回去帶領人類,一個已近黃昏的種族。
在整整等了三週後,我終於看完了《賽德克巴萊:彩虹橋》。不同於《太陽旗》
當初的困惑,這次的我理解順暢,被打動的情緒也夠深刻;拜過去這二十多天裡、全台灣觀眾共同的用功所賜,我們好不容易理清的目光,在這碧山秀水、如雲的英
魄間,得以流成清晰的價值觀。我也驚喜地發現在故事最後,終究藏了一道「就算艱苦,仍要試著活下去」的信念,和我的時代真正合流了。求死為的是尊嚴,求生
則是為了要把故事說下去。當熟悉的片尾曲再響起,這次我終於能靜下心、無旁騖地沈醉其中了。
一九三零年十月底,由於公學校的大出草震驚
了日本軍,引來他們氣急敗壞的反擊,接下來兩個月的酣戰正是「霧社事件」的本體。事件後,起義的六社一千多位住民折損過半,其中又有將近三百人選擇了自縊
身亡。使出渾身解數的魏德聖,的確拍出了日軍那陣仗之大、又有工業式武器的壓迫感;然同時,論戰技論戰魂,甚至是覺悟的徹底性,賽德克方都遠遠凌駕在日本
之上。這也反應在深入敵地的日本人,是多麼杯弓蛇影地恐懼的那模樣。
作為一部下集,我認為《彩虹橋》是稱職的。先由開場的回顧召喚情緒,再藉著幾只太陽旗、和三兩染血的紙鶴,把我們置回暴雨前的寧靜中心——正如我在《太陽旗》的文章裡解釋的,整場衝突的意涵和賽德克人「不怕死」的緣由都已交待完了,這集的劇情因此是單純的,面對一場天註定的戰役,它只求莊嚴地拍出他們踏上最後道路的身影。
而
在此,魏德聖的鏡頭有種奇特的純淨感,既未把日軍描繪得張牙舞爪,也對值得煽情的賽德克自盡的場面保持距離,不見太多痛苦和不甘。全片的氣魄來自莫那魯道
的那句:「彩虹橋上我們一起過!」而整場戰役的實體,則是烏布斯說的:「和日本人打仗,要用風的想法。」賽德克的戰士們個個英勇,他們佔盡地利、他們靈活
矯健、他們有勇有謀、他們如魅如風。各類地勢的運用、點滅的打跑戰術、叢林中的匿蹤效果都變化畢現,來自《太陽旗》的觀點則教我們看清楚:是那堅純的信仰讓他們在面對肉體的消逝時,能如此無懼、如此從容的。和敵人和解的儀式早在出草裡完成,如今他們求的,是走自己的路回到祖靈(Utux)之家、回到那生命最初的原點。
也
是在這過程裡,我發現魏德聖把莫那魯道從「英雄」的神桌上悄悄請下來了。(或其實,他一直都沒把他放上去吧?是林慶台本人太耀眼的正氣,讓我們投射了崇敬
在其中)作為策劃人、發動者、及歷史掛名的負責人,他有他的驕傲和智慧,也有他的自私與疲憊。魏導給了他一句台詞:「謝謝你們這些女人和孩子,成就了部落
男人的靈魂!」但貫其過程,他又未積極地衝鋒在第一線,而是始終鎖著某種(也許是我自以為的)游移在眉頭;對部落裡的青年和(根本來不及長大的)孩子們,
他多是予以安撫和穩定軍心,讓我不禁想著:也許比起成就自己,他在做的更像是回應部落裡對一個頭目的期待吧!
這騰出來的空間,剛好讓馬赫坡、荷戈等等各社的年輕勇士得以浮上檯面,演出他們的驕傲。陣亡沙場、或跳落懸崖、或反刃自盡、或戰到最終,面對這麼多名字:比荷、巴索、薩布、泰牧、阿威,過去這幾週裡幾乎變成我們的密友的,看著他們離開,還真有不少動容。
然也是那句老話:《賽德克巴萊》還可以更好的。《太陽旗》
戲味不足的缺陷,在此依然紛呈,像是重要的配角小島源治,是最能承載日方心路的角色吧!但《彩虹橋》給他的戲份不多,讓他掙扎很細微、憤恨不深刻,反應又
這麼劇烈導致深度不足;也有鎌田彌彥,日方的少將司令官,喜怒無常確實有將官的威嚴,但從蔑視、屈辱、動怒到欽佩,這當中的轉折又太單薄了。還有一幕是第
一批「先走」的賽德克女眷們,我真喜歡那場戲想說的「平靜的母親」與「終究還沒有真正覺悟的孩子們」的對比。滿臉的雨是傾盆的淚,所謂長大不該是你能選擇
什麼,而是你能放下什麼。但真可惜,這些母親們的決定事先該有更多鋪陳的,卻顯得突如其來、不免錯愕。
也
一定要提「花岡兩」,一郎和二郎。徐詣帆與蘇達的眼神表現都真好,不愧是專業,一郎一家赴死的場面也很美;但在事前,他們的抉擇可是有萬千的戲唉!《彩虹
橋》卻只輕輕帶過,連同二郎和初子道別的場面,都太匆匆了。試想:如今的我是在舒服的戲院裡、看著銀幕上的「故事」反思價值的落差;當年的莫那魯道則是守
了一輩子Gaya,在這一切被破壞後起身反抗,求的是貫徹數十年的信仰;但對一郎和二郎而言,他們身上流著族人的血、臉上寫著蕃人位階,卻受過一整套日本
教育,這當中的「認同」就算沒有混淆,對生死、對生命價值的認定,也必定不同了吧?他們是用心靈和肉身的翻攪去體驗文明/信仰/價值體系的衝突啊!這多麼
血淋淋,又多麼殘酷。
歷史的目光,往往是最無情又最溫柔的。根據史料,在花岡兩與族人自盡的現場,只有二郎的屍體沒有被覆上布巾,而
《彩虹橋》也確實演出了他守到最後、將所有族人的遺體都整理好才上路的戲;同樣考究的還有《太陽旗》,在公學校混戰的現場,莫那魯道一度提醒荷戈社的頭目
「快去找你女兒,她還穿著和服!」這顯然是根據歐繽塔道(亦即高山初子/高彩雲女士)的回憶所述:那天,躲在屍堆裡的她曾經聽見莫那魯道在問:「塔道諾幹
的大女兒是不是被誤殺了?」而我真欣賞這樣的細心。
走
了兩趟《彩虹橋》,當然還有更多場面讓我想贊:譬如鐵木瓦歷斯的末日,那在溪谷間閃爍的光斑、輝映著他幾番心理轉折,的確豐富了這角色;譬如狂奔過吊橋的
比荷沙波,那千鈞一髮的奔逃和落彈引爆的水柱,是國片不曾看過的場面運鏡;譬如整場「反攻馬赫坡」,雖是純粹熱血的虛構,但自遍地的野火中、戰士們的吆喝
聲伴隨著戰鼓響起,我要盛讚魏德聖真的拍出了武戲的氣勢。同樣虛構的還有為全片穿針的男孩巴萬,他的逗趣、活潑、脆弱和早熟都很搶眼;也因為他是虛構的,
理所當然扛起了戲劇的可能性,於是在各戰場間引線、或幾次在對話裡引出莫那的「人味」、或最後在戰役裡扭轉氣勢的都要靠他。
串
起這一切的,則是《賽德克巴萊》做為一部四個多小時的長片,那自始至終為台灣電影工業揭竿的企圖。它花了其他國片十倍的預算——但仍是好萊塢電影五分之一
的規模——打造一場夢,即使仍有不少瑕疵,至少讓其他電影人(及更重要的「投資者」們)看到了「如果願意花錢,我們能拍出什麼」。不只是細節講究、衣裝鮮
麗、演員的型聲氣無懈可擊,更在千山綠水裡、在白耳畫眉和台灣叢樹鶯(就是那聲音「滴拎拎~」的電報鳥)的啼聲裡,讓我們看見各個製作環節紮根在這片土地
上、彼此整合的可能。我敢打賭,許多讓過去的台灣作者們想都不敢想、就連在夢中浮現都要反射性地趕快戳破的大構想,如今都在蠢蠢欲動了吧!
而
在「述史」的刺激與「衝撞國片工業」的可能之外,魏德聖還讓我想提的,是文首說的「活下去」的信念。在自縊未果、不甘心地獲救後,馬紅莫那應日方的要求回
到村裡跟哥哥勸降,那是個夕陽之景,煙硝已逝的馬赫坡遍地昏黃;雖然馬紅最後還是失敗了,但達多對她說:「要多多忍耐,好好活下去,生很多很多的孩子,告
訴他們我們的驕傲!」
那是整部電影唯一、真正讓我紅了眼眶的瞬間。就著那片輝光,在萬籟俱寂的戰場上,幾個青年男女最後一次飲酒跳舞,
釋然道別。或許看完《賽德克巴萊》,我們也像是透過觀光的鏡頭認識了「常常喝酒開舞會」的原住民吧,但這其實是誤解啊!對他們而言,在傳統部落裡「酒」可
沒得常常喝的;各式各樣的舞蹈更都是嚴肅的,是他們執行Gaya的儀式。達多說:「喝了日本人的酒,就是真正的和解了。」接著他對天狂嘯、舞著身軀,啟程
返回祖靈的家去了。想想他對妹妹說的話,難道達多也被日本的價值動搖了嗎?或這其實是虛構的、根本不存在馬紅莫那的記憶中?都很難追究了。我真正感動的
是,在一片火紅的驕傲裡,終於看見了對嫩綠新芽、對柔韌的枝根的寄望。賽德克文化不能亡,賽德克血脈不能死,還是要有人活下來,才能把歌再唱下去。
在幾幕字卡和順暢的節奏裡,魏德聖把後續交代完了。當彩虹升起、戰士們並肩踏過,他們這一代的故事也落幕了。而我再次聽完片尾曲,看著那麼多姓名捲過銀幕,想著這是多少人多少年的夢途啊!我著實清晰地見證了。這次,我終於能安心地走出戲院。
但,
又一次的迷路發生在、在我踏下最後一階回到「現世」的那一刻。我突然想到:八十年過去了。那之後八十年,已經是我們的世界。然在這部電影之前,我可曾聽過
任何賽德克文化的美好?我可曾懂得他們信仰的涓麗?生命的從容?勇氣和驕傲?——如果以上的答案都是否,那究竟「後來」發生了什麼?又有什麼正在發生、就
在我們的「現在」?
這終究再次成了我的課題,成為我的「and there's one more thing…」的瞬間。這也是我這篇文章寫了這麼久的理由。
故
事的後續是:第二年春天,道澤群在日方的煽動下偷襲保護蕃收容所,這次的出草再次折損了兩百多名賽德克遺族(其中大多是老弱婦孺),是為「二次霧社事
件」。而後的強迫遷村、與又一批針對壯丁的整肅,徹底擊潰了賽德克人的反抗心。對日方而言,這是為了斷絕後患;但比起人丁的消逝,這幾近刮骨的一波波殘
傷,帶給生還者的心靈恐懼是更絕對的。為了性命為了子孫,他們再也不敢「說」了,而事件真相(與一個文化的驕傲)便近乎隨煙消逝。
所
以過去這幾天,我特別注意找「部落的聲音」,想知道從他們之口、是如何追述這段歷史?卻只在郭明正(Dakis
Pawan)老師的講稿裡看到他形容:部落裡的耆老一談起此事,即使已經八十年過去了,依然會猶豫再三、驚恐反覆地一直問:「可以講嗎?這真的可以講了
嗎?」顯然不只日本人的威嚇,就連後來接手的國民政府也未曾釋出真正的善意,讓他們在這麼久之後仍然有被壓迫被威脅的感覺,而什麼都不敢說啊!
回想電影結束時,許多的繩結被打上,許多的靈魂被解開了。但真正的傷逝從這才開始。他們的血脈仍細流,他們的生路仍艱辛;曾經綻放的一朵朵豔紅的花,如今被壓在多少人的書裡?又有多少人記得、多少人明白,有多少人還關心?
而這一切,我真的都沒有責任嗎?
看
看現在的台灣,原住民普遍貧窮,在社會經濟與政治上都缺乏資源,政府的助力更是從來都不夠。這讓他們幾乎失去了「話語權」。但這發言位置、這詮釋的力量太
重要了。我們就算想為他們代言,基本的社會科學訓練仍告訴我們:「身為局外人,不論再怎麼誠懇有心,都不可能真正『設身處地』地幫他們說話。」不只是歷史
真相的不可得(現場和時代都已不存在了,我們所有的理解都是轉手再轉手的詮釋),還有不同價值體系間的隔閡阻礙;賽德克文化的重拾和復育,只能靠他們的後
人自己。但部落又幾乎沒有聲音,這樣一來,身為一個觀眾——或在過去這幾週的用功裡,我更覺得像是「學生」的我們,還能為它做什麼?
我
所想的是:那就帶著善意、帶著熱情、帶著一顆學習的心,「敲邊鼓」吧!就算仍是外人,但《賽德克巴萊》既然能激起大眾對這文明的初探,及更重要的「好
感」,那在這文化裡,在他們信仰中的那調和之美、那生死之安,那面對大自然的崇敬和尊重等等……多少美好的概念,都有更多機會被理解被關注、被欣賞才是。
若這些文化的印痕被看見了,說不定就能扭轉早已失去信心、失去追回文化的動力、不想再學習族語(畢竟「學了要幹嘛?」)的原住民族的處境。那被喚起的驕
傲,可是他們擁有的最珍貴的東西啊!
說來天真,但我真的希望這是一條生路。在過去這一個月裡,因為《太陽旗》
的文章,也讓我認識了新的原住民朋友,在和他們的交流中,我學到了譬如在某一系的族語裡、「說話」這動詞是名詞「草」的變形,因為「草是會說話的」;也譬
如「復仇」的單字同時有「吹散」之意,因為「我們的恩怨,在這之後一筆勾銷了。」這種種,充滿了大器的智慧和胸襟,怎能讓它失傳?
面
對族群的衝突和磨合,我們總是以「文化不會真的死去,而是被融合進吞噬它的更強勢的文明中」來解讀。但這一切,還是需要多推一把。對原住民族而言,教育是
最重要的,要能學、要願意學、要學了有用,才能一直傳下去。而最該使得上力的,或許是政府吧?但政府只聽命於一人,那就是形成多數的「我們」——所以,鞭
策政府給予原住民族辦學校的幫助、作文化研究的資源、還有他們家園的復育、甚至是自然環境的重建等等,都是可行的方向。而在民間,特別是文創產業中,更該
把握這一枚曙光多多創作相關的內容(content),無疑地,那可是超多題材和故事的寶庫呀!
在經歷過這場「《賽德克巴萊》祭」後,
我們這批年輕人/知識分子/文化與新聞媒體的工作者/或僅只是小小的部落客,都該想想我們能做什麼。是這部電影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契機,而我終究想學
BONO再說一次這句話:「如今,我們或許是歷史上第一批有機會改變原住民處境的人了。我們擁有知識、擁有管道、擁有資源、擁有觀點、擁有說話的能力——
但問題是,我們有沒有『意願』?」
翻
開另一封信,我的朋友還告訴我一個故事。他說他的曾祖母是部落裡的醫生,能夠幫人找東西、幫人醫病,更重要的是還會「與去世的人溝通」。曾祖母生前,都八
十幾歲了還天天上山去農耕,健步如飛;而她過世之後,出殯那天「家裡的後面出現一道彩虹,接她回去祖靈的地方了。」那是十三年前的事。「1900年代開始
被外來民族破壞殆盡的祖靈信仰,到二十一世紀,還是留在泰雅人的心中啊!!」
在過去這一個月裡,我總想像自己會在文章的末尾寫下「身為一個台灣人,我以《賽德克巴萊》為榮!」但在這當下,我真正想問的是:該往哪去,才能重回他們失去的家園?要盼多久,才能聽見那快凋零的語言?要等到哪一天,才能重新記起他們曾有的驕傲?
在
同一片山,同一線水,同樣的陽光面前,彩虹的鮮豔依舊,它所指向的去來之地也依舊。不同人的故事有同樣的感嘆,而如今八十年過去了。或許答案不在我們手
裡,而在他們的血脈中;或許那部落不在這世上,而在虹彩的另一端。但我真的有意願,想在我的未來看見他們的語言不會消失、他們的驕傲被更多的子孫重拾。或
許我只有一支筆,我就只能寫、只能繼續敲邊鼓,但這是我唯一能做的。所以這也是我必須做的。
上集文章:《賽德克巴萊:太陽旗》
留言列表